亲爱的校友:
坚苦自立砥砺奋进育英才,优化组合转型化合续华章。2022年5月19日,扬州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120年通州溯源,承载了厚重岁月与教育初心,70年在扬深耕,见证了教育振兴与扬城发展,30年合并办学,践行了守正创新与锐意进取。值此学校增岁之庆,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各位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百廿华诞,你我共庆!

厚德抱朴为国育才,国之大者担当有为。文学院前身为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建系于1952年。回顾历史,文学院涌现了一批学养深厚、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如任中敏、徐沁君、李廷先、蒋逸雪、谭佛雏、王善业、李人鉴、江树峰、孙龙父、顾黄初、曾华鹏等,他们薪火相传、泽被后学,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70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其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如汪晖、高建平、丁帆、蒋寅、吴义勤、季国平、华学诚、戴伟华、周建忠等,又有如毕飞宇、王干等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和评论家,有杨晓堂、傅华、施绍祥、周顺生、祭彦加、潘春林、赵永贤、戴元湖、芮鸿岩等政府和高教行政管理工作者,更有众多奋斗在高校和中学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家和教学名师,如洪宗礼、袁振国、肖瑞峰、杨九俊、黄厚江等。

百廿学府文脉悠长向未来,青春文院守正创新再出发。一代词曲学大师任中敏先生在此开创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审定的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现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江苏高校首批重点建设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俗文学研究中心等科研工作机构。2016年以来,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等CSSCI、A&H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摘载;出版中英文著作90余部。多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教师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青年社科英才”。学院的昨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学院的今天“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学院的明天“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桃李春风一杯酒,孟夏之际襄盛会。校友们对校院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体现了对母校与母院的认同感、信任感与归属感。值此120周年校庆之际,学院设立“文学院发展基金”,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聚江河,您的每笔捐赠都将用于文院学生成才与学院发展,每一份关心与支持都将变为承载学院走向明天的桥梁!
联系人:
李老师:0514-87975435,邮箱:1906615504@qq.com
许老师:0514-87975528,邮箱:xuting@yzu.edu.cn
联系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四望亭路180号(225002)
捐赠平台:支付宝或者银行卡转账
支付宝转账:wlb@yzu.edu.cn,请在备注中注明:姓名,毕业专业和年份,捐赠项目
银行转账: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扬州市汶河支行
账户名:扬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账号:1108020909100129930 请在备注中注明:姓名,毕业专业和年份,捐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