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文学院敦复论坛第四十三期简报

20211222日,第四十三期敦复青年学者论坛——文明的心灵史’——倪晋波《〈史记〉心解》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22号楼文秘实训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为我院倪晋波老师,中山大学哲学系李长春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张毅博士以及我院郭院林教授、黄淑仪博士和社会发展学院王旭博士分别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与讨论。

倪晋波老师简单介绍了《〈史记〉心解》的成书过程与他本人学术经历的关系,详细说明了他的写作目的,清晰展现了本书的写作框架——心灵世界主客体的具体构成。

郭院林老师从“以意逆志”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史记〉心解》一书对作者心理的揣度和作为纲领式的“题解”的意义。同时,他也指出了司马迁在写作《史记》引用史料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李长春老师肯定了《〈史记〉心解》一书在构成体系上的难度、材料使用上的全面丰富,强调了《史记》一书的现实意义。他也认为,《〈史记〉心解》对心灵世界主客体安排的顺序还需再斟酌,对“史”的范围还应该进一步明确。张毅老师对《〈史记〉心解》一书在重回学术史层面的意义表达了肯定,也对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书体现出的民族精神传承提出了展望。王旭老师强调了《〈史记〉心解》在研究视角上的创新,肯定了本书在心灵史脉络梳理、解读上的价值。他也指出,《史记》部分内容中出现的个人色彩,并不全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反应,因此在研究时也应该注意史书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评价的客观性。黄淑仪老师分析了本书在体例上可读性、学术性较强的特点,对此予以充分肯定。

在诸位与谈嘉宾发言之后,倪晋波老师回应了诸位老师的问题,线上参与会议的师生与现场嘉宾进行了深入互动和交流,积极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与思考,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版权所有 © 2025 扬州大学文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