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文学院敦复青年学者论坛第三十期活动简报
文学院敦复青年学者论坛第三十期活动简报

我院敦复青年学者论坛第三十期活动于2019923日如期举办。本期主讲人是古代文学教研室的朱志远老师。本期主题为:“何以曹学?——曹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和现代展望”。嘉宾有古代文学教研室的戴健老师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的温庆新老师。活动由柏英杰老师主持。

本次讲座共有四部分内容:“何谓曹学(概念)”“曹学何为(贡献)”“曹学辩难(举隅)”“所以曹学(展望)”

朱志远老师首先从“红学”的概念与来历讲起,由此过渡到“曹学”的缘起,全面解释了“曹学”的概念,并介绍了“曹学”的研究范畴。接下来朱老师就“作者曹雪芹说”这个经常被讨论的问题表达了他的看法,并且论述了胡适以来曹雪芹生平家世的考证对于红学研究的贡献。

“曹学辩难”的部分,朱老师举出了欧丽娟对曹学的无视和欧阳健对曹学的反驳,并由此阐述了他对治学方法的思考。最后朱老师提出了红学研究当结合考证派和索隐派的两方长处,将二者合流,相互补充。

在点评环节,柏英杰老师表示《红楼梦》的阅读具有无限可能性,“索隐派”也是一种有趣的读法,《红楼梦》的研究可以适当借鉴“索隐派”的长处。

戴健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她自己读红楼梦的感受,并强调研究《红楼梦》当以文本为基准,不可迷信任何一位红学家的观点,要有自信提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温庆新老师对曹雪芹是否就是曹寅的孙子,曹学的根基是否牢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红楼梦》所写的是清初江南贵族的生活,要从历史、社会等角度去解读,而不应将《红楼梦》视为曹家家史。

讨论环节,每位老师都热烈参与,大家各抒己见,为敦复论坛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火花的碰撞。

本次活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现场气氛轻松愉快。这是敦复论坛本学期第一次活动。在活动结束之际,大家也表达了对下一次敦复论坛活动的热切期望。

版权所有 © 2025 扬州大学文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