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工作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关工委工作 > 正文
我院“洪宗礼班”与共建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4月22日,文学院老少共建“洪宗礼班”的师生代表共赴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抗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旧址群,重温烽火岁月,汲取奋进力量。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先后在各抗日根据地设立了14所分校,八分校便是其中一处。1941年5月,抗大八分校以新四军第二师江北军政干部学校为基础创办,八分校共举办四期,培养学员约三千人,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进古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抗大精神,永放光芒”这八个大字。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首先走进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八分校纪念馆,依次参观了“抗大历史,彪炳千秋”“艰苦岁月,锻造英才”“抗大生活,丰富多彩”“军民一家,鱼水情深”“抗大精神,永放光芒”五个展厅。从黑白的旧照片、简陋的学习用具、锈迹斑斑的武器中,师生们深刻感受到抗大的历史积淀。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深入了解到抗大八分校的艰难发展。在战火纷飞、物资匮乏的年代,抗大八分校的师生们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坚持办学。刘少奇、陈毅、罗炳辉等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如火炬,照亮了师生们的心灵。

走出纪念馆,大家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旧址,逐一探访文工队、医务室及抗大领导人旧居等。青砖灰瓦的建筑群中,校务部、锄奸科、政治部等旧址次第展开。支部党员张老师驻足训练处展板前,指着泛黄照片对青年学生们道出殷切期望:“当年,抗大学员们白天在操练场刺杀格斗,夜晚借着油灯学战略战术,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

最令人动容的是钻越地下通道的体验。地道的进口是一个大衣柜,出口是一扇窗户。当大家按次序躬身穿过狭长幽暗的地道时,不禁在弯腰的每一刻感慨着革命者的智慧与艰辛,这比课本学习更震撼人心。活动尾声,师生们在旧址前重温抗大精神的深刻内涵,而“抗大精神,永放光芒”这八个字也激荡着跨越时空的信仰回响。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沉浸式研学的形式深化了党史教育的内涵,教师与学生共学共悟,在红色热土上赓续精神血脉,坚定使命担当。








版权所有 © 2025 扬州大学文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