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工作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关工委工作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桃李之声”研究生讲课复赛及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
我院成功举办“桃李之声”研究生讲课复赛及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

1019日下午四点,扬州大学文学院第十一届“桃李之声”研究生讲课复赛及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文学院具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院关工委王乃森老师应邀进行指导。

第一位讲课的是李娜同学,她给我们带来了舒婷的一首优美小诗——《致橡树》。李娜同学通过分析小诗中与橡树并立的木棉的形象来揭示作者舒婷对于爱情的观点:在爱情中女性与男性是平等的,女性应该自立,拥有凌然傲骨的内在特性。李娜同学通过树的形象给我们展示了生活中人的形象,爱情中的男女正如作者笔下的橡树与木棉。这样生动形象的讲法使台下的同学们听得出神,沉浸其中,也给王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位上场的同学是王誉,她给我们带来的则是古代友人之间赠别的一首小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在优美的旋律中,王誉同学带我们感受了李白和王昌龄之间深厚的情谊,让我们在现代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古人对朋友的浓浓深情。接着,王誉同学给我们讲解了这首古诗中“月”到底是“随风”还是“随君”这一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两者的区别,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古人的友谊之情。此外,王誉同学还为我们朗读了这首诗。她通过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姿态以及引人入胜的动作将诗歌有感情地表达了出来,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之后,王乃森老师根据说课的要求对这两位同学做出了精彩的点评,并对即将参与教师资格证面试的同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首先,王老师肯定了李娜同学的精彩讲课,认为其具备了一个教师应有的素质,知道如何去抓住讲课的重点部分,明白承载知识的载体。同时,王老师也指出了她的不足之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还是有所欠缺,经验不足。其次,王老师赞扬了王誉同学的整体表现,认为其讲课的台风落落大方,声音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但是也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学内容过于单薄、不完整。最后,王老师从说课比赛的要求方面来谈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这一环节的内容,并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要求:(1)教学内容的完整性(2)教学氛围的活跃性(3)说课者自身的形体性。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体现了院关工委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关怀与指导,更发挥了老教师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这一优势资源。讲课的同学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参加校级比赛更有信心,而台下的听众也获益良多。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王乃森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不但对自身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以后的讲课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版权所有 © 2025 扬州大学文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