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工作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关工委工作 > 正文
半塘莲心之大学之爱——班爷爷的写意人生
半塘莲心之大学之爱——班爷爷的写意人生

为帮助18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10月11日,学院关工委“半塘莲心工作站”特邀班吉庆老师,为大一新生分享自己充满生命之爱、学院之爱、专业之爱和书法之爱的写意人生。

小小的工作站里,同学们紧紧围坐在班老师的身边,听他将自己在学生时代和教师时代的故事娓娓道来。班老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岁,幼时在私塾接受教育,有过6年的农民经历;大学在老师院中文系(现扬州大学文学院)就读,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在中文系的汉语教研室担任实习助教,并获得前往北大中文系学习的机会,一年后又回到扬大,一直教授《古代汉语》这门课程;退休前曾多次担任班主任,获得过“最受同学欢迎讲师”等荣誉称号,2013年正式光荣退休。

班老师亲切地向同学们推荐扬州的特色风物,他从扬州的“三把刀”讲起,再由三把刀”中的切菜刀谈起了扬州的美食,推荐同学们尝尝扬州的淮扬菜系名菜,如富春包、烫干丝等,还有扬州的早茶。班老师引用“湖是瘦的,山是平的,包是富的,花是琼的”来概括扬州的盛景,他鼓励学生走出去,领略扬州的自然风光。

精通书法的班老师还为同学们讲述书法的发展,以及汉字的形成过程,即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为了进一步让同学们了解汉字,班老师“就地取材”,引用了自己的姓“班”和工作站里的“灯”这两个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他们的形成过程和古今释义。

在解答疑问的环节中,一位来自秘书学的新生提出了对本专业的归属困惑,不知如何定位自己所学的专业。针对这个问题,班老师介绍了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前世今生”,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学院和专业。另一位同学表明自己刚进入大学校园,内心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班老师列出了文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主要的发展方向——考研、考公、考编等,以供部分同学参考。此外,班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班老师在总结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建议时强调:“无论是为何来到这里,无论外界怎么发展,自己要有自己的方向,大学里,不要浪费时间,多读一些书,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此外,同学们普遍对《古代汉语》这门课程存有疑惑,班老师概括了古代汉语的作用——读古书的工具,无论是课程中提到的文选还是通论,对于大学生来说,都应该要从教材开始,逐步产生兴趣,再从兴趣点进一步扩充深入。

通过与班老师的交流,同学们收获颇多,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有所体悟,同学们表示很喜欢以这样的形式和老师们进行交流。

    学院关工委“半塘莲心工作站”作为退休老教师和新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将陆续开展针对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学习与发展以及心理健康辅导等系列活动,进而引导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增进学科素养和提升专业技能。

            

            

版权所有 © 2025 扬州大学文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