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7日,由江苏省农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江苏省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组委会主办的江苏省第三届乡村振兴案例大赛在宿迁举行,我院“乡里寻音”实践团在此次赛事中荣获金奖、团队风采奖等多个奖项。
“乡里寻音”新时代语言解码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由李现乐、荐小纯两位指导老师,以及王凌晔、杨江旭、王园丹、杨成梁、张敏佳、蔡乐颖六位成员共同组成。
团队立足乡村语言,确定了“重走乡路、新话乡事、再传乡音”的寻音之旅,对江浙地区十二个全国治理示范村的语言生态进行了全面考察。通过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及语言样本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方言与普通话在乡村社会中的使用情况、功能及其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创新打造了“云+实践”双线融合的模式,探寻语言在乡村治理、产业振兴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多维度挖掘乡村振兴的语言‘密码’。
截至目前,形成了"乡里寻音"采音手册2万余字,12篇访谈记录和12篇专题语料分析3万余字。同时,团队运营"乡里寻音实践团"微信公众号,推出12篇调研纪实,发布6期"话里乾坤"方言短视频;线下开展"解码乡音,趣味推普"课堂30余次,形成10份教学活动方案,覆盖学生300余人,以重讲乡村故事、传播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在此次案例大赛,“乡里寻音”实践团荣获金奖、团队风采奖,团队成员王凌晔荣获个人风采奖。
本次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显著成效,展现了师生扎根中国大地、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责任担当。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化产学研融合,鼓励更多师生发挥专业优势,以创新实践赋能乡村振兴,为讲好新时代乡村故事、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