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林祥,江苏兴化人,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国培计划”语文学科专家,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专家委员,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
中国叶圣陶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顾问,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十二五”和“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和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精品教材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编委。
主持国家教委“师范教育科研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多项。主要著作有《中国美学初步》《刘熙载及其文艺美学思想》《中国美育史导论》《语文美育学》《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叶圣陶》等,主编有《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国文国语教育论典》等。
曾被评为全国首届和第四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和基础教育类特等奖。
一、论文
1981
《有关席勒和〈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几个问题》,《扬州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1982
《也谈票房价值》,《艺谭》1982年第1期。
1987
《论〈周易〉哲学对刘熙载美学思想的影响》,《西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87年第9期转载。
1991
《佛教美育一瞥》(与单世联合作),《毕节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1992
《论黑格尔与刘熙载美学思想的异同》,《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2期。
《释“彭咸”》,《求索》1992年第4期。
1993
《刘熙载年表》,收入《刘熙载美学思想研究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版。
《刘熙载研究资料索引》,收入《刘熙载美学思想研究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版。
《论民间艺术的美育功能》(与单世联合作),《盐城职大电大学刊》1993年第2期。
《墨子非乐的偏颇》,《遗憾与教训总成》,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8月版。
《颜回早逝的遗憾》,《遗憾与教训总成》,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8月版。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存在的若干问题》,《盐城师专学报》1993年增刊。
1994
《语文教师的良师益友--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署名余木),《江苏教育报》1994年12月21日。
1995
《苏轼--儒道佛美学的融合和超越》,《文艺报》1995年1月21日。
《作文与做人》,《江苏教育报》1995年6月14日。
《再造美学基础——〈美学基础〉评介》,《岭南文化时报》1995年7月28日。
《试论叶圣陶的美育思想》(与顾黄初合作),《扬州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第5期摘要转载。
《叶圣陶早期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太行学刊》1995年第3期。
《论教育的和谐》,《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3期。
《强化大纲意识,吃透大纲精神》,《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第5期。
《美学新形态——〈商业文化与广告美学〉评介》,《岭南文化时报》1995年12月8日。
《指导语文课外活动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署名史习信),《扬州师院学报》1995年教育教学研究专辑。
1996
《对人类文化的新阐释——〈太阳的魔语〉评介》,《岭南文化时报》1996年12月28日。
1997
《语文美浅析》,《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1期。
《让古典美育步入现代社会--读〈中国美育思想述要〉》,《文艺报》1997年3月27日。
1998
《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探索--推荐〈议论文写作10法〉》,《阅读与写作》1998年第4期。
《读〈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语文学习》1998年第5期。
《语文教学:从艺术的角度看--读〈语文教学艺术论〉》,《教育研究与实践》1998年第3期。
《清代禁书〈南渡录〉出版》,《泰州日报》1998年7月29日。
《李清与〈南渡录〉》(署名余木),《扬州史志》1998年第4期。
1999
《“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的设想》,《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年第1期。
《必须明确语文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中学语文》1999年第5期。
《关于面向21世纪初中语文教师培养方案的调查报告》,《教育研究与实践》1999年第3期。
《李清与〈南渡录〉》(署名余木),《档案与建设》1999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8-9期。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回顾》(续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回顾》(续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11期。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回顾》(续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12期。
《中国近代阅读思想史略》,《阅读与写作》1999年第9期。
《中国现代阅读思想史略(上)》,《阅读与写作》1999年第10期。
《中国现代阅读思想史略(下)》,《阅读与写作》1999年第11期。
《中国当代阅读思想史略》,《阅读与写作》1999年第12期。
2000
《汉文阅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阅读学新论〉简介》(署名余木),《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8期。收入张华灿编《曾祥芹学谊录》,大象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001
《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事·读经问题之争》,《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4期。
《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事·大众语问题之争》,《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5期。
《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事·“淡化语法”之讨论》,《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8期。
《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事·加强“双基”之探讨》,《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20期。
《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事·语文标准化考试之讨论》,《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23期。
《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事·语文教育问题之世纪末讨论》,《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24期。
《以“史”为鉴,推动语文教育改革》,《中学语文》2001年第7期。收入《继承·耕耘·创新——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版。
《刘熙载·刘韵琴》,《兴化历代名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2002
《论美育的目的和任务》,《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第2期。
《近十年语文教学技能研究述评》(署名单虹),《师范教育》2002年第6期。
《桃李春风,芳香四溢——“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10月在古城扬州举行》(署名余木),《语文学习》2002年第9期。
《文艺论家刘熙载》,《泰州历代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2003
《台湾香港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关于“语文教育”的几个问题》,《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扬州八怪的文艺美学思想》,《扬州八怪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关于“语文”与“语文教育”的几个问题》,《语文课程革新与教学实践——第四届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集》,香港中文教育学会·文思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004
《关于史怀哲和〈我的呼吁〉》(署名余木),《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2期。
2005
《语文:一体三维》(与屠锦红合作),《中学语文》2005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第1期下半月全文转载。
2006
《如何学好〈红楼梦〉》,《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2期。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红楼梦选读〉教学建议》,《新语文学习》2006年第2期。
《刘熙载年谱简编》,《扬州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
《融斋龙门弟子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摘要),《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融斋龙门弟子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史林》2006年第5期。
2007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当代价值》,《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试论语文对话教学的误区》(与徐玉萍合作),《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
《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建设语文教育学精品课程》,收入《普通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学研究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008
《“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3C期。收入《叶圣陶研究年刊(2011)》,开明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从“文选”到“单元”再到“专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新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1期上半月转载。收入刘正伟、张文军主编《全球化、本土化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版。
2009
《“民族意识”与“全球视野”的交融――洪宗礼的道路与语文教育的方向》,《中学语文》2009年第2期。收入袁振国主编《这就是教育家――品读洪宗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中学语文》2009年第4期。
《语文教育家顾黄初辞世》,《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4期。
《顾黄初先生的语文教育“三生观”》(与朱敏合作),《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
《论顾黄初先生的现代语文教育史研究》(与朱敏合作),《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6B期。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怀念恩师顾黄初先生》,《新语文学习》2009年第3期。
《新课改下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与屠锦红合作),《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10期下半月转载。
《学生主体与语文知识内容的缺失――谈六十年语文教育“得”与“失”》,《语文建设》2009年7-8期。
《“语文”六十年,从“工具”到“知识”》,《新京报》2009年8月1日(评论周刊·访谈B05),收入高明勇等著《坐下来的中国》,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
《论顾黄初先生的语文教育“三生观”》(与朱敏合作),《硅湖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审视语文教学取向》(与屠锦红合作),《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9期。
《20世纪语文知识教学述评》(与屠锦红合作),《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10年第2期转载。
《说“语文”》,《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11B期。
《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论域反思:一种方法论的思考》(与许艳合作),《新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
2010
《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六十年述评》(与屠锦红合作),《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上半月。
《改革开放30年语文教学研究回顾与反思》(与屠锦红合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2期。
《语文教育就是祖国语言教育》,《小学语文》2010年第4期。
《六十年来语文课程性质研究之回顾与反思》(与屠锦红合作),《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6期。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徐林祥评说“教材风波”:媒体关心是好事,但切勿炒作》,《现代快报》2010年9月12日A9版。
《我国当代大学生“母语素质”缺失问题研究》(与屠锦红合作),《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10期。
《胡海舟著〈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2011
《论刘熙载对文学语言表达技术的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收入莫其康主编《刘熙载研究》,凤凰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近十年语文知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与屠锦红合作),《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1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11年第8期转载。
《对外汉语教材编制研究刍议》,《广州华苑》2011年第1期。
《论晚清学者刘熙载的主导思想与价值取向》,《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研究的背景、价值与问题域》(与许艳合作),《语文建设》2011年第9期。
《语言·语文·语文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沈玉荣著〈高中作文教学审美化研究〉序》,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2012
《我国语文教科书百年变革历程透析》(与屠锦红合作),《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期。
《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百年嬗变的反思》(与杨九俊合作),《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2期。
《重视实践教学建设,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教学理论与实践――扬州大学文学院教学教改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版。
《冷眼热看民国老课本》(王立群采访),《山东画报》2012年第4期。
《关于苏派语文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2年第5期。《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4年Z3期以“苏派语文应有的更高境界”为题摘要转载。
《刘熙载、龙门书院与近代变革》,收入莫其康主编《刘熙载研究》,凤凰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2013
《吴天石:语文“双基”教育的奠基人》,《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3年第6期。《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4年Z6期以“吴天石对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具体要求”为题摘要转载。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内容的两个问题――兼谈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不足》,《语文建设》2013年第8期。
《“养成读书与思想的习惯”――纪念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出版70周年》,《叶圣陶研究年刊(2013)》,开明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2014
《刘熙载的思想、学术及其他》,《扬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要追求“教”与“考”的完美结合》,《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2A期。《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4年Z4期以“‘教’与‘考’要完美结合”为题转载。
《文言文也是教文立人的好“例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4年第5期。
《语文课程的价值》,《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年第5期。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的反思》,《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年第6期。
《试论语文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年第7期。
《从阅读教学看写作教学(上)——关于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的思考》(与苏肖肖合作),《写作》(上旬刊)2014年第7期。
《从阅读教学看写作教学(下)——关于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的思考》(与苏肖肖合作),《写作》(上旬刊)2014年第8期。
《刍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年第8期。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年第9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研究述评》(与崔余辉合作),《中学语文》2014年第7-8期。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研究述评》(与张群合作),《中学语文》2014年第9期。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小学教师的启示――重读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收入朱晓进主编《教师的成长――2013江海教育论坛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版。
《“说书人”与“小城”的一曲挽歌――师陀<说书人>解读》(与张立兵合作),《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10期(高中版)。
《两个关键词:“贴近”与“强化”――再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修订导向》,《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10期。
《浮躁:当前语文教育研究中的不良倾向》,《语文学习》2014年第11期。
《像叶圣陶那样当老师》,《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12期。
《顾黄初:影响当今语文教坛的风云人物》(与朱敏合作),收入潘洪健、刘华编著《扬州地方教育家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2015
《刘熙载与龙门书院》,《东方早报》2015年3月25日(艺术评论第7版)。
《近代语文教育史料之典范----<国文国语教育论典>跋》(与方有林合作),《语文建设》2015年第4期。
《刘熙载与龙门书院日记教学法》,《语文建设》2015年第6期。
《务本求真的探索》,《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第7-8A期。
《胡鹤毅著〈语文教育生态论〉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2016
《口语交际课程的实践性及其实现》(与闫淑惠合作),《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色彩----读<农村初中课堂运行机制的变革:课例分析与故事解读》,《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6年第3期。
《客家歌谣女性书写的当代价值》(与闫淑惠合作),《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用热”再认识》(与郑昀合作),《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8期。收入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
《从核心素养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郑昀合作),《语文建设》2016年第10期。
《重新认识刘熙载----纪念刘熙载诞辰200周年》,收入田汉云主编《清代扬州学派研究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2017
《修辞策略与问题驱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口语交际教学》(与郑昀合作),《语文建设》201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第12期转载。
《核心素养之“核心”:创造力与民族精神》(与郑昀合作),《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学科教学目标述评》(与郑昀合作),《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0期。收入郭戈主编《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版。
《对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再认识》(与郑昀合作),《语文建设》2017年第11期。
2018
《刘熙载墨迹辑佚》,《兴化论坛(刘熙载专辑)》2018年第1期。
《清文学家刘熙载与龙门书院》,《兴化论坛(刘熙载专辑)》2018年第1期。
《发掘经典阅读经典超越经典----写在<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丛书出版之际》,《语文学习》2018年第2期。
《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的回顾与启示》(与马磊合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3期。
《正确认识现代儿童读经教育的几种关系》(与马磊合作),《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6期。
《叶圣陶语文教材现代化思想的当代启示》(与马磊合作),《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7期。《语文核心素养之我见》,《小学教学(语文版)》2018年第9期。
《美育及其概念的诞生》(与郑昀合作),《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8年第9期。
《当代中国美育的历程》(与郑昀合作),《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8年第10期。
《新课程呼唤语文美育》(与郑昀合作),《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8年第11期。
《语文美育研究的概况》(与郑昀合作),《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8年第12期。
《语文美育学的学科性问题研究》(与郑昀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6期。
《论语文教育的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12A期。
《对语文教学落实<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几点思考》(与邵克金合作),《语文建设》2018年第12期。
2019
《教书育人是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谈<语文教学谈艺录>的价值》,《上海教育》2019年第1期。
《关于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几个问题》,《中学语文》2019年1月上旬刊。
《语文美育学科的创新》(与郑昀合作),《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年第1期。
《语文美育学的学科特点》(与郑昀合作),《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年第2期。
《于漪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史中的意义》,《语文学习》2019年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学与学》2019年第7期转载。
《论顾黄初语文教材编制思想》(与朱敏合作),《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3期。
《修辞诗学语境观视野中的语文教育新篇章----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为例》(与郑昀合作),《语文建设》2019年第4期。
《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现状及启示》(与闫淑惠合作),《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新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七十年:回顾与展望(上)》(与马磊合作),《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9C期。人大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2020年第3期转载。
《新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七十年:回顾与展望(下)》(与马磊合作),《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10C期。人大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2020年第3期转载。
《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七十年:回望与前瞻(上)》(与邵克金合作),《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9A期。
《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七十年:回望与前瞻(下)》(与邵克金合作),《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10A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语言学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影响及启示》(与邵克金合作),《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11期。
《百年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历史述评》(与李晓合作),《语文建设》2019年第11期(小学版)。
《郑昀<红楼梦版本异文修辞诗学研究>序》,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2020
《<语文教育回顾与前瞻>导言》,《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年第1-2期。
《学习和研究“洪氏语文”的一部力作——董旭午<品读洪宗礼>序》,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4月版。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思考》,《学语文》2020年第3期。
《语文教学情境辨正》(与郑昀合作),《语文学习》2020年第5期。
《论“真实语境”》(与郑昀合作),《语文建设》2020年第7期。
2021
《“语境”和“情境”----兼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情境化教学思想》(与邵克金合作),《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7期转载。
《乔晖<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教科书的视角>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版。
《在真实语境下开展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与郑昀合作),《语文建设》2021年第6期(上半月)。
《指向语言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有效学习情境的创设》(与郑昀合作),《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7期。
《于在春集体习作“商讨”及其启示》(与杨润芝合作),《语文建设》2021年第10期(上半月)。
《洪宗礼寻道之旅与语文教育发展之路----<洪宗礼文集>跋》,《洪宗礼文集》第9卷,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朱自清:作为语文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叶圣陶研究年刊(2021)》,开明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2022
《洪宗礼寻道之旅与语文教育发展之路》,《语文教苑》2022年第1期。
《胡乔木的写作观及其对当代写作教学的启示》(与刘玮合作),《语文建设》2022年第2期(上半月)。
《课改二十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与问题》(与张志强合作),《语文建设》2022年第3期(下半月)。
《辩证:张志公语文教材编制思想的方法论特色》(与崔余辉合作),《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4期。
《<顾黄初语文教育论集>序》,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4月版。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研究述评——基于2001-2021年<课程·教材·教法>载文的知识图谱分析》(与刘宸合作),《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第4期。
《语文“真实情境”再认识----来自人类学情境学习观的启示》(与郑昀合作),《语文建设》2022年第8期(上半月)。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22年第12期转载。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文言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析——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为例》(与张志强合作),《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10期。
《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发展理路与方式转型》(与芦淳合作),《江苏教育》2022年12月第91期。
2023
《真实情境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研习——以<论语>为例》(与郑昀合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年第1期。
《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启示》(与俞天明合作),《语文教苑》2023年第1期。
《张正耀<语文这样教:基于关键问题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60例>序》,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3月版。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再思考》,《学语文》2023年第4期。
《童漫作文给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江苏教育》2023年第9期。
《以学科实践为关键:语文课程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项目化实施》(与芦淳合作),《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6B期。
《洪为法的国文教育观》(与崔余辉合编),《国文学习法(二种)》,商务印书馆2023年8月版。
《从“知人论世”视角解析<故都的秋>》(与郑昀合作),《语文建设》2023年第10期(上半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与张志强合作),《语文建设》2023年第12期(下半月)。
二、著作
1992
《中国美育史导论》(与单世联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
1993
《刘熙载美学思想研究论文集》(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版。
《美育辞典》(杨咏祁等主编,参编),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2月版。
《遗憾与教训总成》(门岿主编,参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8月版。
《教你说和写》第二册(顾黄初主编,参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版。
《高中练习与测试·语文》三年级上学期(参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994、1995、1996年版。
1994
《高中练习与测试·语文》三年级下学期(参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995、1996、1997年版。
《青年文化知识手册》(王许林、柳印生主编,参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1996
《语文教学法新论》(与王家伦等合著),华夏出版社1996年1月版。
1997
《语文教学的思辨与操作》(王家伦主编,参编),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8月版。
1999
《阅读学新论》(曾祥芹主编,合著),语文出版社1999年9月版。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张悦群合作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2000年4月第2版。
200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张悦群合作主编),语文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001
《中国美学初步》(个人专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版。
《江苏省高级中学选修课本·课外阅读指要》(与王乃森、张宏梁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2002年12月第2版,2003年8月第3版。
《语文教师继续教育指南》(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9月版。
《语文教育新思维》(与邰启扬、金盛华等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兴化历代名人》(参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顾黄初主编,参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002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达纲速成》(与邹祥龙合作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达纲速成》(与邹祥龙合作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泰州历代名人》(参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2003
《继承·耕耘·创新——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与王乃森合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00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丁帆、杨九俊主编,参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2005年8月第2版、2006年8月第3版、2007年6月第4版、2008年6月第5版、2014年6月第6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丁帆、杨九俊主编,参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2005年8月第2版、2006年8月第3版、2007年7月第4版、2008年6月第5版、2014年7月第6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二)》(参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2005年8月第2版、2006年8月第3版、2009年7月第4版。
2005
《红楼梦选读》(丁帆、杨九俊主编,与单世联执行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2008年5月第2版、2017年6月第3版。
《红楼梦选读教学参考书》(丁帆、杨九俊主编,与单世联执行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2007年7月第2版、2008年8月第3版、2011年12月第4版。
2006
《红楼梦选读学习与评价》(执行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008年11月第2版。
《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导读》(必修二)(参编),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版。
200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语文·数学·英语)(参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与张中原合作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版。
《中国美学简史》(朱志荣主编,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2008
《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版。
《新课程高中语文读本品赏》(必修二)(参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2014年8月第2版。
2009
《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与张中原合作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版。
2010
《〈红楼梦选读〉读本》(丁帆、杨九俊主编,与单世联执行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2011年6月第2版。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刘熙载及其文艺美学思想》(个人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8月版。
2011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配套学习软件》,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
2013
《学习与评价·高中语文<红楼梦选读>》(执行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年6月版。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2011·语文卷》(严华银主编,徐林祥参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
201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二)》(参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版。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国文国语教育论典》(上下)(与李杏保、方有林合作主编),语文出版社2014年9月版。
2015
《徐林祥李明高研读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与李明高、许艳、张立兵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2016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2月版。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与王家伦合作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儒林正学:刘熙载的生平和思想》(个人专著),凤凰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15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2017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1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2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3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4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5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5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6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7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8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9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10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11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12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13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14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中国阅读通史·先秦秦汉卷》(王余光主编,与张立兵、张积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与史成明合作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2018
《语文美育学》(与郑昀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版。
2019
《部编教材阅读延展·中国名篇(初中卷)》(与汤年华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
《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修订版)》(与张中原合作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版。
2020
《中国历代著名语文教育人物·叶圣陶》(与马磊编著),语文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2021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精编版)》(与单世联、于扬编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1年1月版。
《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个人专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1年6月版。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11月第2版。
2023
《国文学习法(二种)》(与崔余辉合编),商务印书馆2023年8月版。
2024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第二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2月版。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