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靖
夜色沉沉,河水汤汤,桨声欸乃,闲言款款,遮却白日的锦绣繁华,屏蔽了市井的熙熙攘攘,远眺两岸几盏鱼灯,仰看头顶万点星光,便成就了散漫、恬淡、安详、自得的“从前”。在传统与现代、昔日与当下、诗意与功利之间,横亘其中的,是游弋于江南水乡的夜航船。
没有官家楼船的赫赫威仪,没有画舫灯船的金碧辉煌,也没有供渔翁独钓的孤寂飘逸,夜航船是夕发朝至的客船也是别有味道的一方天地。方寸之间,破落子弟感慨着世态炎凉,赶考书生怀揣着无边梦想,槛外之人谈论着佛法道术,饱学之士探讨着古今学问……这夜航船恍若螺狮壳里做道场,具有一种别样的包罗万象和雅致渊博。
《夜航船》为明代张岱所撰,书中是三教九流行于纵横山河的万千姿态。但其不同于“破碎摘裂”的浅薄学问,也不同于“两脚书橱”的“掉书袋”,作者未曾抛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晚明这一特殊时代的文化变迁中,《夜航船》关注着平民的教育状况及一般读书人的知识结构,以一种能在日常中展开的形式叙说了中国当时的常识,常情及常理。张岱将“普及文化常理”的愿望编织在了这一系列门类条目之间。
在这样的体系要求之下,《夜航船》虽是“杂学”笔记,却也有着浑然天成的条理。它的体例划分不仅仅参考了以往类书的分类标准,还融入了晚明时期世俗日常的特殊惯例习俗。因此,在严谨安排的条例之外,我们时而还可嗅见那一特定时代下的独特气息,获得一份与作者同观世间的心照不宣。
《夜航船》以条目的形式进行记载,但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名词解释。在书中,作者的角色不仅仅是负责收集的汇编者,更是审视思考的观察者。如在“落霞”篇中张岱写道:“王勃《滕王阁赋》‘落霞与孤鹜齐飞。’后一士子夜泊江中,闻水中吟,此士曰:‘何不云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鬼遂绝。”夜间行船鬼怪,人间瞬息落霞。在夕阳晚霞之下,有超乎于色彩之外的惊艳所在。作者解释的应当是景,却常常越过了视觉和自然的边界,直达生命尽头,在“晚霞”之下,探讨人生的无尽关卡。
从天文地理到人伦政事,张岱讲述的都是世俗里的历史和传说,它们可以是极尽雅致的美,如写四季,便讲花朝扑蝶,百花亦要有诞辰;蓄兰做汤,芳华亦可沐浴;潮涨汐落,浪涛也成戏文;沉香烟起,聊作火山之焰。也可以是凡俗田边的野趣,看猫洗面可知客至否,睡玛瑙枕可梦游四方。
这便是书中人间,在作者的思绪下弥漫着烟火俗世里的诗意,可远视,也可近观,每一隅都值得细细品味。桨橹水摇,水烟茶气,《夜航船》为其而作,亦随其形,将水波呈其文上,人生的寥寥几笔信手拈来又夹杂在故事之中缓缓诉说。
书序中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难对付的不只是夜间行船的昏暗摇摆,也是学问、人生中的无数次迷失。知识和才学的价值或不可见,或难于思量,但最值得感知的便该是弥漫在这一路上的纯粹诗意。《夜航船》赠与我们最好的礼物大概便是这一捧星光璀璨的诗意,祝福这世间人“朝朝能见月,岁岁可知春。”